国旗下讲话——书香校园之墨香盈园
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很荣幸代表图书馆义工协会在国旗下发言。
春风开卷,读文史哲承古道;墨香盈园,学真善美焕新人——由校学生会、校图书馆和图书馆义工协会联合主办的珠海一中2013·读书节正以一种独特的姿态来到我们的身边。
早在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因缘巧合的是,这一天还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和英国杰出剧作家、人文主义诗人莎士比亚等人的辞世纪念日。在中国,有全国各地由当地公共图书馆组织举办的阅读推广活动;在“世界上出书量最大的国家——美国,有四月份的全美“诗歌月”文化活动;在法国,以每年3月为全国性的“图书与阅读月”;在俄罗斯,素有家庭藏书的古老传统,而读书则长期被认为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在大声喊出“读好书就是同高尚的人谈话”的文豪歌德的家乡德国,从来就有刻意培养儿童阅读习惯的优秀家教传统。而今天我们的一中,正是想通过读书节引导健康阅读、深层次阅读、经典阅读,培养美好情操,让我们的学习生活也能充满诗意和哲理的光华。
我们都知道,阅读如交友,朋友可以有益友、诤友、损友,书也同样如此,我们一生的不同阶段会结交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朋友,对于书的品味也同样。在进入信息化、网络化的今天,阅读发生着深刻的裂变,深阅读浅阅读问题受到了普遍关注,更多的文化人士则在担心海量阅读背后的肤浅性和功利性。在这种情形下,以网络浏览为主要手段的“浅阅读”,以图文书刊为主要对象的“轻阅读”,以博览群书为主要特征的“泛阅读”正在取代“深阅读”、“精阅读”和“经典阅读”,成为当今时代大众阅读的潮流。书之精魂在于其中的心血和思想,阅读理应是一个慢慢挖掘的过程,且醉书茗,且放书林,智慧和思想作天际红霞,一眼尽览,叹曰壮哉。综观当前国民阅读危机,其出现的原因在于:一是网络数字阅读冲击传统阅读,浅阅读、快餐阅读、浮躁阅读盛行。二是整个社会的浮躁、喧哗与功利性所致。三是图书出版市场表面繁华实则“无书可读”,有人调侃道“这是一个自由的时代,什么书都有,垃圾泛滥,知音难觅,所以书不敢读;这是一个速食的时代,书成了纸做的快餐,令人兴味索然,所以书不屑读;这是一个功利的时代,出书只为销量计,所以书不会读”。
我们接下来谈“经典阅读”。坐在图书馆那明净宽大的玻璃窗下,阳光柔和地洒落在书桌上,或听着雨点垂落在树叶上的声音,我们不仅感受到经典的魅力,也在体悟着时空的静谧。今天,我们阅读传统和经典,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也是为了一个悠久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或许是寻求一个完善、独立的自我与品格的最好途径。经典著作是最美的文字,最优秀思想的记录,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经典是经过时间挑选后留存的精品,是打败了时间的文字,经得起不同时代、不同人群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每个人都能够从经典中收获自己的阅读体验。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对“经典”这样解释:经典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自己以特殊的方式给我们的想象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经典一般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经过了历史选择的、最有价值的书;二是具有权威性或者典范性;三是经久不衰。所以,我们要既能驾驭社会功利性阅读,又不忘精神享受性阅读,既知晓时下信息,也能步入经典阅读和深度阅读的大道,这才是阅读的最佳境界,让心灵获得妥帖安稳的所在。
本次读书节初定活动安排如下:3月中旬,开展“墨香盈园”征文、书签、漫画、摄影作品征集活动(活动策划书已下发至各班);3月27日至29日,开展“好书共分享”图书交换活动”,届时在中庭设置交换平台,师生可以用自己的书交换新书;同时开展“赠人书卷,手有余香”图书捐赠活动,捐赠的图书将会投放到图书漂流点。4月份,先后开展“高二·经典诵读”活动、“知识因传播而美丽”图书漂流活动、有奖竞猜和书谜活动以及读书节专题成果展示。
与经典同行,与时代并进——“墨香盈园” 2013·珠海一中读书节 期待你的参与!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珠海一中图书馆义工协会
会长:汤柠瑞
2013.03.18
- 浏览 7179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