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校园远离结核病
让校园远离结核病
1995年底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每年3月24日作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World Tuberculosis Day)。在这个第18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来临之际,校医室进行了宣传活动,在学生宿舍张贴相关资料,同学们竞相学习。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传染病,目前全球有约20亿人被感染,每年新出现结核病患者约800-1000万,每年因结核病死亡人数约为200-300万。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器官系统,最常见的患病部位是肺脏,占各器官结核病总数的80-90%。也可以累及肝、肾、脑、淋巴结等器官。
传染源: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痰涂片或培养阳性的肺结核患者,其中尤以是涂阳肺结核的传染性为强。
传播途径:结核菌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咳嗽、喷嚏或大声说话时,会形成以单个结核菌为核心的飞沫核悬浮于空气中,从而感染新的宿主。此外,患者咳嗽排出的结核菌干燥后附着在尘土上,形成带菌尘埃,亦可侵入人体形成感染。
疾病特点:结核病的病状比较隐匿,不典型。常出现全身结核病中毒症状有低热、盗汗、疲劳、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女性月经不调。肺结核的局部症状如:咳嗽、胸痛、气短、咯血。而其他肺外结核依其侵犯器官、系统的不同而各有不同的局部症状。
疾病治疗:肺结核的治疗以化学治疗为主,其原则为: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持续较长时间需警惕结核病的可能。怀疑结核病一定要到结核病专科医院就诊。结核病患者一定要遵医嘱规律用药,坚持全程治疗,不可自行停药。用药期间定期复诊、注意药物副反应。一定要做药敏试验,科学、合理用药。
教室、寝室等场所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师生要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笑时应用手纸巾捂住口鼻,避免结核病菌通过飞沫传给其他人。另外,要加强体育锻炼,生活要有规律,注意饮食营养和睡眠充足,增强机体抵抗力。一旦发现学生或教职工患传染性肺结核,一定要隔离治疗,以免传染其他人。
中学生要从思想上提高防治结核病的意识,从行动上做好预防结核病的工作,从措施上阻断结核病在校园蔓延。
- 浏览 4455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