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沙校区圆学子“一中梦”
平沙校区从去年开始派发一中校服
戴上珠海一中的校徽,是珠海无数初中学生的梦想。珠海高栏港区的学生这两年距离梦想的实现近了很多。
珠海第一中学平沙校区(简称:平沙校区)最新的招生计划公布:今年高一拟招生10个班级,8个班分数线为全市第一档次,2个班为高栏港区特招生。
生源:招生门槛从“三档”升“一档”
原来的平沙一中招生门槛是全市最低的第三档次,对于择校分数线没有限制。这种模式下招到的生源质量不理想。去年7月22日,高栏港经济区管委会和珠海市第一中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原平沙一中更名为珠海市第一中学平沙校区。9月2日,珠海市第一中学平沙校区正式揭牌。时至今日,平沙校区按照一中本部的教学要求,实行了将近一年的“一中管理”。自从与一中合并,平沙校区的腰杆挺高了。据最新招生计划透露,今年平沙校区计划“拿出”8个班首次面向全市招生,相比以往只招金湾、高栏生源,今年的大门是向全市打开。
“把招生分数线逐步提高是实现平沙校区和本部‘无缝对接’的手段之一。平沙校区是珠海一中的分校区,无论在教学、招生、招师、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应该跟上一中本部的步伐。”珠海一中平沙校区校长王明军告诉羊城晚报记者,虽然8个班面向全市,但还会为高栏港本地生源留2个班级,“这两个班是高栏港特招班”。
据悉,高栏港区在平沙校区投资了2.5亿元,不仅欲将此打造成珠海西部名校,还将打造成珠海最美校区。“明年这里将会是另一种风景。”据王明军介绍,明年8月底,平沙校区建筑面积将会从目前的2万平方米扩大到7万平方米。完善的教学硬件设施最终可满足60个班、3000学生的“学、住、行”。
教师:与本部教师为“师徒关系”
高一六班的班主任欧佩是平沙校区的一名语文教师。一年前,一中的资深教师张启平成为了她的指导老师。近日,欧佩做了一份《归园田居》的课件,由于第二天要上公开课,她拨了张老师的电话,并把课件用邮件的形式传给张老师过目,张老师为她的课件提了不少意见。像欧佩与张启平的这种教学交流在这两个校区十分常见。平沙校区有39位教师与一中本部的优秀教师建立起“师徒关系”。平沙校区的老师拜一中本部的老师为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都会时刻进行着“一对一”的交流。新招的教师也与本部新招的教师一同进行青年教师入职培训与教学研讨。
一中的两个校区每周都会有两次教师之间的教学互动。“每个星期二平沙校区的老师会到本部进行学术交流,每个星期四本部的老师也会过到平沙校区。”王明军表示,两个校区的交流不仅停留在教学层面,各种工作类型都会进行交流合作。由一中校长韩延辉为主任的平沙校区管委会,每周有5位成员到平沙校区进行教学管理方面交流。这种交流不仅在教师之间,在德智体方面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也被送到校本部交流。
据悉,为了更加符合珠海一中分校区的身份,平沙校区的师资将面临“大换血”。王明军说,平沙校区新聘了近30名骨干教师,而平沙一中原有的教师则需经过重新选拔决定去留。目前,该校区的师资来源主要为一中本部教师、原有优秀的平沙教师、应届211大学研究生以及骨干教师。
“换血”后,教师的积极性提高了。电视竞赛是平沙校区教师们新采用的教学方式。相比以前单一的授课方式,学校结合了多媒体手段,在全校各个班的电视上竞选公开的教学画图竞赛,每个班级的学生都抢着答题,学生参与性加强了。
学生:身穿一中校服倍感自豪
“我和珠海一中的学生一样,穿上一中校服!”去年,洪玉琳考上平沙校区。入学前,她没想到领到的不是全市统一的校服,而是戴有一中校徽的一中专属校服。中考成绩只有410分的洪玉琳告诉记者:“我没想到我也能成为一中人!”
身为珠海一中的分校区,平沙校区从去年高一这届起,将与本部同步派发一中校服。“一中校服让我明白,我就是一中人,我必须以一中的标准要求自己。”洪玉琳说:“这一年,我的成绩进步很大,在全校排名都进了100多名。我有同学在一中本部。有次她带回来的习题,我做起来也能得80多分。”
“打好原有底子,迎接更好的生源。”为了与本部同步,平沙校区无论在教学还是学生纪律上,都进行了一整年的“狠抓”。王明军告诉记者,一年来,学校不仅抓成绩,对学生的行为纪律、仪容仪表、生活规范等方面都有着严厉的要求。
“以前上课睡觉的学生很多,现在基本没有了,整个教学氛围都好了起来。”王明军说:“曾经有一位学生因为家里搬迁的原因转去市区的学校。没多久,这位同学觉得那边学校管得太松,还特意要求转回我们学校。”
(转自《羊城晚报珠中江新闻》 记者:杨雪薇)
- 浏览 4718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