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期一中讲坛“走进礼仪,美育新人”

第30期一中讲坛“走进礼仪,美育新人”

       2014年9月11日,珠海市礼仪协会会长,珠海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我校校友黎祺应詹宝珠副校长的盛情邀请,到我校对高一年级新生进行“走进礼仪”的演讲。风度翩翩的黎祺校友,回顾了他在珠海一中的求学经历,向同学们展示了我校筚路蓝缕的峥嵘岁月,在场师生无不为之动容。

       通过简单温馨的揉肩捶背的互动,黎祺让同学们亲身地感受到了礼仪的魅力,开场气氛相当热烈。黎祺先生全程站着演讲,以示庄重。在深入浅出的分析了中国经济强大而礼仪缺失的现状之后,他告诉同学们,礼仪作为人区别与其他动物的一个根本标志是先于语言文字出现的,而华夏民族的礼仪复归是任重道远的。

      整个演讲充满了文化气息,黎祺解读了孔子的“仁”、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在解读的过程中传达了他对于礼仪的解读和尊崇,得出了“礼仪就是处理各种关系的规范”的结论。同时又举出周恩来总理的礼仪顾问,中国礼仪导师——范智先生对于礼仪的独到见解,指出礼仪的最高境界就是成人之美。关于礼仪的精彩解读引人入胜,而最后关于形象礼仪的基本原理的详细阐释更是发人深省。

       三个原理分别是:一、首因效应,即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二、TOP效应,TOP是三个英语单词的缩略,即时间(Time)、场合(Occassion)、地点(Place),着装应该与当时的时间、场合和地点相协调。三、沟通的漏斗效应。对沟通者来说,是指如果一个人心里想的是100%的东西,当你在众人面前、在开会的场合用语言表达心里100%的东西时,这些东西已经漏掉20%了,你说出来的只剩下80%了。而当这80%的东西进入别人的耳朵时,由于文化水平、知识背景等关系,只存活了60%。实际上,真正被别人理解了、消化了的东西大概只有40%。等到这些人遵照领悟的40%具体行动时,已经变成20%了;一定要掌握一些沟通技巧,争取让这个漏斗漏的越来越少。黎祺对于这三个原理的的精辟讲解,让在场的师生深深折服。

          整场演讲紧密契合我校“用美的教育造就美的新人”的教育理念,助力创美育人。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知礼仪则中国知礼仪。我校将继续为培养优秀的人才而努力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