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珠海特区报》报道——《无人机专家对话珠海学子》

本报讯 记者刘联报道:“高烈度无人机和低烈度无人机在执行任务时有哪些明显的区别?如何进行区分?”“无人机可以为巷战提供侦查服务吗?”11月12日下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无人机办副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机所总工程师王英勋教授来到珠海一中,与同学们面对面畅谈中国无人机的发展和未来。

  出生于1964年的王英勋教授1991年硕士毕业,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称号的他曾被外交部等单位录用,但他还是选择了少年时期就憧憬的航空事业,进入了刚刚恢复的无人机所,一干就是14年,从一名青年工程师成长为总工程师,成为我国无人机系统技术专家组专家。他先后承担了4个型号的任务,主持两项国防预研项目。2000年,北航承担了国家重点型号的研制任务,他担任副总设计师,主管其中导航飞控这一最复杂的系统。研制初期人手不够,他临危受命,兼任其他两个系统的副总设计师,一人承担了3个人的任务。为了设计好自动着陆控制律,他甚至去学习飞机的驾驶,用切身的体验指导设计。

  王英勋教授首先给一中同学介绍了我国目前无人机领域发展状况和前景,随后与同学们面对面进行互动和交流。一中志翔航空航天俱乐部的同学非常积极地提出了许多有关无人机方面的问题:“目前我国是否可以为普通士兵配备无人机进行侦查作战任务?我国航空发动机技术较美国航空发动机技术有多大的差距?”“导弹技术现在如此先进,不仅可以远距离攻击目标,甚至可以将打击目标精确到厘米,为什么还要无人机去进行轰炸任务呢?无人机能否做到智能处理各种紧急情况?”

  王教授肯定了一中学生对无人机如此感兴趣以及对无人机的认识,随后他逐个答疑。在讲座中他对同学们寄予厚望,他表示我国的无人机发展还需要在座的各位同学去突破,期待同学们打好基础,投身航空航天事业报效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