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讲坛第41期:信息技术革命需要创新精神——“光纤之父”赵梓森院士讲座
5月1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光纤通信技术的主要奠基人赵梓森院士莅临珠海一中,围绕着光纤对信息时代的影响和创新的重要性,进行了科普演讲。此次演讲契合了我校第十届科技节的主题——学习、分享、交流、创新,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热情。赵梓森院士将近半个世纪的“追光之路”让在场的学生为之动容,树立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远大理想。
赵院士用粤语亲切地向学生们打招呼,和学生们拉近距离。紧接着,他从我国光纤通信的发展历史、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学好等问题出发,讲述了他科研人生中最深刻的体验。
赵院士认为,创新就是不断地挑战传统。光纤通信作为新生事物时,不被传统观念认可,然而现在光纤已经把中国的通信发展水平拉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光纤通信在中国的互联网市场中得到了广泛和良好的发展空间。赵院士还认为,创新的源泉是洞察力和想象力。中学生要奋斗,敢想敢做,要有创新的思维,要学会发掘问题、思考问题,而洞察力和想象力的培养,要从兴趣培养和学好基础知识做起。赵院士分享了自己“成长的故事”,希望每一位中学生都能做到不偏科,热爱自己的专业,树立长期学习观,勤思考,敢创新,锻炼动手能力,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
赵梓森院士回忆起走上科学道路的原因时,说:“我深知只有科技强大了,祖国强大了才不会被欺。” 战火铸就了赵院士坚毅的性格,推动着他全身心投入到研究中去。赵院士把搞科技创新当成报效祖国的途径,他的谆谆教诲和对于科学理想的坚持,让学生们体会到科学技术的伟大力量,更让学生们感受到一个科学家的高尚品格,赢得了学生们热烈的掌声。
赵梓森院士已年过八旬,但整个讲座都坚持站着给学生们演讲,他未曾停止学习和研究,用他的方式体现着一名科学家的价值。赵梓森院士的心依旧年轻,燃放着生命的活力,他用自己“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鼓舞着在场的莘莘学子,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能力,为中国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 浏览 4654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