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地三室交流论坛激发思维碰撞,一题多研异构课堂尽显名师风流

      ——珠海一中叶红工作室赴湛江学习交流活动纪实

2016年10月27日至28日上午,珠海市珠海一中“叶红名师工作室”成员――珠海一中教师赵燕、王焕胜、张俊宇、田志云和斗门一中教师王丹凤在叶红老师的带领下,亲赴湛江,与湛江一中“孙胜韬名师工作室”、东海书院研究院“江海燕名师工作室”进行了全面深入、意义深远的“两地三室”研讨交流活动。本次研讨交流活动的主题是“在散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文化理解与传承的语文素养”。研讨论坛开幕式在湛江一中德馨楼二楼会议室展开。湛江市教育局教研室张勉主任、湛江开发区教育局长邱黎明、湛江一中孔令月副校长、王挺副校长、湛江市语文教研员张春红老师等领导专家出席研讨交流会并分别致辞。“三室”工作室成员老师及湛江各学校语文教师与会参加研讨。      

    

  27日上午,在湛江一中德馨楼二楼会议室举行了三场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主题的专题论坛交流活动。首先进行的是江海燕老师以“生活语文”为主题的报告。在发言中,江老师结合国家新近提出的“核心素养”概念与陶行知、吕叔湘、李镇西等对语文生活化的定义,指出语文的作用就在于引导学生感受生命、认识自己、认识世界。江老师结合自己到台湾学习交流的心得体会,分享了自己对语文与生活之间关系的思考,即语文来源并服务于生活,语文的指向是生活。因此,语文课堂应该永葆鲜活状态,让生命绽放光彩。江老师最后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明确指出如何实现“生活语文”的教学。

       接着,叶红老师进行了以“多元思维通幽径,文思拓展活水来”为主题的报告。叶老师首先强调了思维训练对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叶老师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从一元静态思维到多元动态思维的转变。叶老师结合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打破传统思维的藩篱,创造性地提出新的见解,令在场老师们脑洞大开、叹声喝彩。叶老师指出要实现多元创新思维,必须勇于打破物我隔阂、打破学科壁垒,敢于突破,让思维从平面走向立体、从静态走向动态、从单一走向多元。而叶老师总结出的思维导图清晰形象,深入浅出,从时间延伸、空间拓展、是非判断、辩证统一等方面对多元思维作了全面而形象的阐释。

                                  

       最后,岭南师范学院李斌辉教授开展了以“从文论的视角谈散文教学中的文化传承”为主题的报告。李教授首先从“月满西楼” 、“东床快婿”谈起,指出古诗文中的“东”、“西”方位词表达实质上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阴阳观思想。接着,李教授重点指出散文是最具民族传承的文学体系,最能够体现“文以致用”、 “文以明道”的功能。李教授强调散文教学要注重与历史、生活等相联系,从情感、思维、智慧等方面去体味散文的审美文化。

       三位名师分别结合自己的专业理论研究与教学实际,从不同角度分享了自己对语文教学的研究与思考,内容详实、发言精彩,赢得与会老师阵阵掌声。

        随后,来自湛江一中的姚春玲老师、开发区一中的吴连助老师和珠海一中叶红名师工作室的赵燕老师分别就自己将要进行的“一题多研”异构课堂教学设想进行了观课说明。本次“一题多研”的内容是著名作家史铁生的经典散文《合欢树》。姚老师作为教坛新秀,指出自己将会紧扣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深入分析,不用课堂预设绑架学生,而是让学生去实现课堂教学生成。吴老师在发言中指出自己的课将会更加注重从江海燕老师的“生活语文”的概念出发,让本节课呈现出原汁原味的湛江开发区“觉民教育”课堂理念。而赵燕老师引用李健吾对卞之琳《断章》的阐释,指出作家挡不住读者的理解,因此将会引导学生重点阅读课文文本中的第一段文字,从自己切身体会出发引导学生读出自我独特的感受。

 

       在听取了三位老师的观课说明之后,来自岭南师范学院的周立群教授作了点评发言。周教授结合本次教研活动主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指出教师一定要做到“博学、多思、践行、善省”。同时,周教授结合自己参与高中语文课改的内容,指出语文教学一要注重整本书阅读;二要注重语言梳理运用能 力;三要注重紧密联系当地文化。                                       

       27日下午,在湛江一中德馨楼云课室及二楼会议室开展了以《合欢树》为篇目的“一题多研”异构课堂教学交流活动。湛江一中姚老师的课中心明确、节奏流畅,紧扣课文“悲伤也是享受。”这一主旨句贯穿全课,引导学生对史铁生的《合欢树》一文进行深入思考。姚老师通过分析“悲伤也是享受”的背后内容,引导同学们把握苦难对于人生的意义,思考怎样面对生死悲喜的哲学思考,让本堂课充满哲思和启迪意义。吴老师的课轻松幽默、自然流畅,由关于“合欢树”的凄美传说导入之后,在松紧有度的氛围中,让同学们走进作家史铁生的内心世界,谈论自己的体悟。同时,吴老师在带领同学们理解课文情感的同时,引导大家从一棵树中体悟人生哲理,把握中国传统文化中“格物致知”的哲学思想。赵老师从诗经《桃夭》、王维诗句“寒梅著花未”、归有光《项脊轩志》、史铁生《老树海棠》等诗文中对“树”形象的表述导入,着重引导同学们对课文文本的第一段进行深入而创新的解读。赵老师引导同学们对史铁生母子“亦母亦友”的关系作仔细理解,深入体会史铁生在第一段文字中所深藏的“当时只道是寻常,而今思来味深长。”的内心感受。赵老师的课旁征博引、拓展深广、言简义丰、耐人寻味。

       在听完三节精彩纷呈的“一课多研”异构课程之后,听课专家和各校教师做了精彩而有深度的点评,其中不乏精彩巧妙的发言。湛江培才中学科组长杨方明老师指出姚老师的课大胆取舍、层层深入;吴老师的课具有“开发、开拓、开放”思想,自由广博;赵老师的课构思巧妙,有趣、有情、有理、有味,充满生命的流动。珠海一中王焕胜老师分别化用三句诗来总结三位老师的教学风格:姚老师“创新与底蕴齐飞,人文共高考一色。”;吴老师“仰天大笑来一中,我辈本是自由人。”;赵老师“清水流潺潺,润物细无声。”湛江二中港城中学王海波主任认为三节“一题多研”课堂可谓很符合上午叶红老师的讲座题目,即“多元思维通幽径,拓展延伸活水来。”湛江一中孔祥敏老师引用林徽因的诗句“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来赞扬赵老师的课。最后,湛江语文教研员张春红老师从课程理念、课程开发、主题探讨、课堂有效性等角度对三位老师的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发言。同时,张老师还围绕“怎样提高课堂效率”这一议题分享了自己的独特观点。                        

       28日上午,“三室”成员老师来到历史悠久、古朴典雅的东海书院研究院东海书院。在江海燕老师的亲自带领下,老师们共同参观了东海书院。书院优雅的书香气息、浓郁的校园文化、悠久的历史底蕴引来了老师们的声声赞叹。

       随后,“两地三室”研讨活动暨省级骨干教师研讨活动在东海书院继续展开。首先是参与昨天参加“一题多研”异构课程教学的三位工作室成员老师分别围绕自己关于所上课程的遗憾进行总结发言。接着,三位名师工作室导师分别给予了点评。叶红老师结合自己童年生活的切身感受指出,语文课堂永远源于对生活的思考,身处苦难是为苦,而度过苦难即为乐。只有经受过苦难,才能成为最伟大的歌者;孙老师结合自己的听课感受和本次活动的初衷,语重心长地送给全体年轻教师四句话,即:夯实基础、追求卓越、打破藩篱、成就自我。江老师在指出三节课的亮点和特色之后,强调遗憾也是提升的空间。江老师寄语全体教师要养成坚持不懈积累的习惯,通过积累来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最后,江老师简单向全体教师介绍了东海书院“觉民教育”理念的形成与发展历程,表达了与全体教师共同分享“觉民教育”这一理念及实践成果的心愿。  

 

       在本次“两地三室”研讨交流论坛活动即将结束之际,老师们纷纷表示,本次活动主题鲜明、内容厚实、安排得当,有研讨、有课例、有反思、有总结,充分发挥了名师工作室的带动、引领和辐射作用,开创了跨市两地名师工作室交流研讨的新模式。本次“两地三室”的跨市交流论坛活动,通过观点的交流互动、思维的创新碰撞、一题的多研异构,展现了“两地三室”、各校名师的风流神韵,让所有参与本次活动的工作室成员老师们受益匪浅、收获颇丰!在全体参与教师的精彩合影中,本次交流论坛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

 

 

 

 

 

 

 

 

 

交流互助,共放异彩

——珠海一中叶红名师工作室成员赴岭南师范附中学习交流(之二)

       2016年10月28日下午,秋高气爽,暖阳怡人,在叶红主任带领下,珠海一中叶红名师工作室部分成员来到了位于湛江的岭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交流学习,师大附中领导、老师给予了热情接待,同时参与学习交流的还有湛江一中孙胜韬名师工作室成员。

       下午第二节课,珠海一中张俊宇老师给岭南师大附中高一的学生上了一节《沁园春·长沙》,教师亲切热情,学生积极互动,张老师引导孩子们从诗文本身出发去感受作者毛泽东是一个怎样的人,课内挖掘,课外拓展,给大家呈现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诗歌赏析课。

        同时,珠海一中王焕胜老师给高三的学生上了一堂题为《执如花妙笔,著斐然华章》的作文课,王老师幽默风趣,课堂轻松活泼,深入浅出地教给学生们五大“作文战法”:锤炼词语,形神兼备;善用修辞,具体可感;句式如花,灵动自然;细腻描写,生动形象;音韵和谐,声情并茂。实用的作文技巧引来学生掌声阵阵。

       课后,两地老师在师大附中会议室进行了交流研讨,会议由该校陈振伟主任主持,珠海一中赵燕老师给大家作了题为《每张试卷都是有温度的——2016备考的些许思考》的讲座,赵老师从“课标卷”“语文备考”两大版块进行分析,她认为备考过程中也要充分融入人文关怀,老师们应注重文本的人文价值和文化含量,语文学习要给学生一个宽敞的思考空间和成长时间,试卷不仅仅是用来测试的,也可以借此引导学生的身心成长。讲座内容实在、踏实,引人深思,受到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这次学习活动内容充实,异彩纷呈,有效促进了湛、珠两地老师的交流互助,师大附中的领导、老师对珠海叶红名师工作室“传经送宝”的活动表示诚挚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