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拼搏精神,坚定青春梦想|珠海一中组织学生观看《人生能有几回搏》纪录片

  习总书记在2022年元旦对全国人民发表的新年贺词中说道:“在飞逝的时光里,我们看到的、感悟到的中国,是一个坚韧不拔、欣欣向荣的中国。这里有可亲可敬的人民,有日新月异的发展,有赓续传承的事业”、“历史征程风云激荡,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亿万人民经千难而百折不挠、历万险而矢志不渝,成就了百年大党的恢宏气象。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唯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方能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新年伊始,一部讲述新中国第一位世界冠军容国团和中国乒乓球队勇夺3块金牌传奇故事的纪录片《人生能有几回搏》于1月3日、4日晚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科教频道播出。该纪录片通过大量珍贵影音资料、生动的亲历者口述,再现了容国团拼搏奋进的人生历程,以及他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作为容国团的家乡所在地的珠海市第一中学,组织学生观看了这部纪录片。

 

 

  该记录片还展示了容国团夫人黄秀珍、容国团传记作者何志毅(珠海市一中74届校友)、容国团少年球友源锡藩(珠海一中源锡藩奖学金奖教金捐赠者)等人对容国团的追忆和对拼搏精神的体会,以及珠海一中学子对传承容国团精神的场景,令珠海一中师生观后倍感亲切和鼓舞。

  

  珠海市第一中学多年来一直用心构建以容国团精神为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引领师生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使命担当。“人生能有几回博”,容国团当年的振臂一呼,今天依旧振聋发聩,它已深入每个一中学子的内心,成为无数一中人奋发有为、团结向上的精神动力,激励着一中人向着“更高、更快、更远”的学习和人生境界追索。

 

  通过此次的纪录片观看,珠海一中的师生们更加充分感受到容国团忘我的拼搏精神和坚定的报国之心,激励着师生们不断奋进,秉持“敦品励行”、“志存高远”的校风、学风,继续把容国团精神发扬光大。师生们也必将更加自强不息、团结向上,把自己的人生追求融入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奋斗之中。

  容国团,1937年8月10日出生在香港一个海员家庭,早期在家乡广东珠海的一所华侨学校上学,1948年初转到香港的慈幼学校就读。其父容勉之是进步组织工联会下属的海员工会会员,容国团小时候常去工联会康乐馆打乒乓球。

  1957年2月,容国团代表工联会参加全港乒乓球赛,与队友夺得男团、男单和男双冠军。当年9月,容国团作为港澳乒乓球队队员到北京、上海、杭州访问,亲眼看见祖国内地欣欣向荣的景象。两个月后,他毅然跨过罗湖桥,来到广东,开始在广州体育学院工作和学习。

  1958年4月,容国团在广东省体育工作者跃进誓师大会上发出豪言:“3年内取得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

  1959年,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联邦德国的多特蒙德举行。容国团一路杀进男单决赛,对阵曾获世界冠军的匈牙利老将西多。决赛首局失利后,容国团连胜3局,夺得冠军。圣·勃莱德杯上第一次刻上中国人的名字。

  回国后,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了乒乓球代表团成员。乒乓球热迅速在全国兴起。

  1961年,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北京举行,中日两队在男团决赛中相遇。已成为众矢之的的容国团先后负于荻村和木村。“下一场你准备怎么办?”有队友问。“人生能有几回搏?”容国团举双拳仰天长啸,“此时不搏,更待何时?”容国团最终战胜星野展弥,中国队首获男团世界冠军。

  1965年,第2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南斯拉夫卢布尔雅那开幕,任女队主教练只有4个月的容国团率领中国女队击败日本女队,首捧考比伦杯。

  “文革”动乱中,容国团蒙受不白之冤,受到迫害。1968年6月20日,他用自己的方式结束了生命。1978年,国家体委为容国团平反,恢复名誉。2009年,容国团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19年9月25日,容国团获“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

  容国团的一生与拼搏相关,与中华体育获得的数个第一紧密相连。容国团喊出的“人生能有几回搏”,激励着几代中华儿女为国拼搏、顽强奋斗。

纪录片观后感

高一(19)班 李泓浩

  今天在观看《人生能有几回搏》后,我第一次了解到新中国第一位世界冠军容国团,也是在今天我才知道他也是一名珠海人,让我感受到我与世界冠军的激励瞬间被拉近了很多我也了解到容国团,虽只有30年的生命历程,却与中华体育的几个第一紧密相连。他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也是第一个团体世界冠军队成员,还带队夺得第一个女团世界冠军。他喊出的“人生能有几回搏”,至今还影响着中国体育人。

  今日追寻这位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的人生历程,最让我感动和震撼还是他的“人生能有几回搏”。面对激烈残酷的竞争,我国体育健儿以必胜的信念、顽强的毅力和精湛的技艺,拼出气势,拼出成绩。所以,“人生难得几回搏”给我们留下了这样的启示:

  其一,爱拼才会赢。世界上一切理想的实现,都是靠汗水浇铸、艰苦拼搏得来的,决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会是命运带来的!理想要实现必须靠拼搏。所以,成功的人生离不开拼搏,没有事业需要拼,有了事业还需要拼,拼去困难,拼来幸福,拼出辉煌!

  其二,敢拼才会胜。面对困难与现实,敢不敢拼往往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敢拼的,就会得到先机,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先发展起来;不敢拼的,就会在竞争中被人抛在后头,止步不前。所以,面对竞争,我们一定要自觉增强竞争的斗志,坚定理想信念,以敢于接受挑战、敢于超越、敢于打拼的“三敢”精神,积极投身到抢占制高点的竞争中去,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稳操胜券。

  其三,能拼成大业。能拼,就是发挥一个人潜能的最大值去拼。这是干大事、成大业的基础。在竞争中,只有敢拼的精神还不行,还要有能拼的本领。因此,在同等的外部条件下,拼的效果好与不好,关系到一个人的潜能问题。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能,就像能源藏在海底、藏在深山里,需要开发才能显现出来一样。所以,竞争中,要努力提高自我、超越自我,不但要敢拼,还要能拼,不被困难吓倒,不为苦难畏惧,不因挫折退缩,不因得失彷徨。

 

  唯有如此,才能以“人生能有几次搏”的精神,抢抓机遇,只争朝夕,在极其宝贵的机遇面前,比别人更加拼搏,在三年后的高考中,比别人更超水平发挥,不负重托,不辱使命,无愧于父母,无愧于自己,无愧于时代!

高二(4)班 许馨予

  容国团的横空出世,是中国乒乓球的雄起开端,亦是中国体育的崭新亮色。世乒赛男子单打战胜美国老将迈尔斯,弱势之下改变战略赢得对手的鞠躬认输,决赛局战胜胜利呼之欲出的老将西多,使他的名字第一次镌刻在圣博莱特杯上熠熠生辉。容国团落机后的千人迎接和鲜花掌声、报纸上铺天盖地的相关新闻、各大集会的露面讲话,无一不昭示着中国体育崛起的种子已然吐艳,即将招展勃勃生机。

  这是一个国家精神的崛起,是一种大势所趋的历史必然。而容国团的出现,恰是落入晦暗夜空的星火,给当时建国不久、急需在世界丛林中立足脚跟的中国以信心。古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今有一人摘桂举国振神,大街小巷的乒乓球运动盛行,一百零八将形成中国乒乓球梯队建设的最早后备军。所以我们为何鼓励英雄主义,他不是一个人独自成王,而是万千跃跃欲试的力量在他的披风下曜跃,他站上领奖台,国旗升起,也应是民族的脊梁挺起,是千万英雄的精神冉冉而起。红日初升,其道大光,他既做红日,中国体育便走在光明的大道上。

  时间在苍茫中磅礴走过,每个运动员约二十年的厚积薄发,达到巅峰,也只在山顶上坐一歇,看看风景,然后慢慢走下来。运动员这种存在的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艺术。而此时又有新鲜血液升腾燃起,前承后继,举起手说出同样的誓言。中国人敢于拼搏的精神,应该从那时开始,便注定长久地燃烧着,生生不息。

  在一场比赛中处于最低谷的容国团却要面临中国队的生死之战。他咬牙说,人生能有几回搏,别无选择,只能去搏。我看见这句话时心中一颤,它被写在珠海一中的操场边,每次跑操时,就能看到。我记起无数次难耐的八百米测试都因看到这句话加快了步伐。当时举国的压力压在一人肩上,他的自我勉励如今莘莘学子依旧受用。我们向前奔跑,又或是我们一次次测验考试,一次次想放弃的失意之后,此时不搏,更待何时。一个运动员的整个运动生涯能披几次国旗,一个学生又能有几个值得奋斗的青春。人生能有几回搏。

  王小波说过,“当我跨越沉沦,向永恒开战,你就是我的军旗。”而容国团,和他身后众多无名付出的前辈,则是飘展于半个世纪前的猎猎旌旗。如今一往无前的后来者,无论身披国旗驰骋于世界赛场,满身荣光享誉举国欢呼的奥运健儿;还是对着一盆乒乓球紧握球拍,顽强守护梦想的普通人,他们都是半个世纪前先辈们赢球或输球后的轻呼和喘息,跨过历史之间万人的摩肩接踵,化作长风吹往今朝,将那些淬炼于艰苦卓绝中勤勉刻苦、顽强拼搏的精神吹往新时代的乒乓球事业建设,也吹入华夏子女的精神内核。

  忆往昔,将军拔剑,扶南天而起,看今朝,有不息长风,绕猎猎之战旗。

  试问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高二(13)班 任自祺

  思韦斯林奖杯高高举起,鲜花与掌声,欢呼与荣誉,来自于“三年之内拿下世界冠军”的豪情壮志,来自于“一定要敢打,敢打即赢,不敢打就输”的拼搏精神,来自于在比分20比20的情况下,仍然相信、仍然坚持到最后一刻的艰苦努力,更来自于祖国一日千里的成就和举国上下的支持。新时代的我们,相比容国团是更为幸运的,因为中国从未像今天这样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开启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我们珠海一中的少年,容国团家乡的学子,只要敢于把自己的梦想融入到中国梦的伟大奋斗中,敢于拼搏,不懈坚持,相信未来的我们也必将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有所作为!

高二(13)班 粟雨欣

  “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直到看了《人生能有几回搏》这部纪录片,我才对这句早在高一上学期就挂在环形走廊的口号,有了更深的了解。

  这是我国第一位世界冠军容国团所说的话。容国团将全副身心、满腔热血投入到乒乓球上,终于在日复一日的上千次的挥拍训练中、刻苦钻研世界乒坛的路数和先进打法中,赢来了他的第一个冠军,中国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容国团的不屈不挠、勇于挑战、刻苦坚毅、顽强拼搏的品质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我们如今正值青春年华,更当以容国团为榜样,以“此时不搏更待何时”的积极态度,全身心投入学习生活中,让青春无悔,让梦想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