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遵义两地学生同上思政课,汲取党的二十大精神伟力!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寄予殷切期望,鼓励广大青年敢于追求梦想、勇于奋斗。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广大青年提出“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2022年12月9日下午,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跨越山海在广东珠海和贵州遵义同步进行。珠海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张六安通过网络连线方式给珠海市第一中学和遵义市务川县第二高级中学两地学生,共同上了一节《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专题思政课。

 

 

    “新时代的青年,我们的历史使命是什么?”课堂上,张六安校长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青年的谆谆教诲与深切期望娓娓道来,“广大青年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既要怀抱理想又要脚踏实地;既要敢想敢为,体现青年人的朝气蓬勃和时代精神,又要善作善成,体现当代青年人的知识本领和开拓创新。”“胸怀祖国,共圆中国梦”正是新时代我们青年学生的历史使命,奋斗正是同学们青春的主乐章。

    张六安校长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

 

 

    张六安校长勉励两地同学们要做一个奋斗的青年。高中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黄金时期,黄金时间做黄金事。时间不可倒流,唯有珍惜今天,才不会为以后留下遗憾。青春多壮志,人生需奋斗。梦想有高度,要以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精神来标注;前路非坦途,要以“致广大而尽精微”的奋斗来开拓。无论是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还是将来为国家、为民族振兴做出我们的贡献,绝不是一马平川、朝夕之间就能到达,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我们锚定奋斗目标不懈前行、奋力登攀,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就一定能抵达梦想的彼岸。

 

 

    课堂上,两地的同学们还通过网络视频进行互动交流。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学习态度谱写新时代的青春梦。他们还互相激励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考上理想大学,并讲述对未来的展望与期盼。珠海市第一中学的同学热情地对遵义市务川县第二高级中学的同学发出访学邀请,诚邀他们来到美丽的珠海、走进美丽的一中校园,一起交流学习。

 

 

    珠海与遵义虽相距千里,但红色血脉相连。一段结对情、两块智能屏,一堂校长思政课让珠遵友谊“云”相连,“连”起了珠海市第一中学和遵义市务川县第二高级中学学生的心,激励他们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汲取奋进力量,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

    珠海市第一中学、遵义市务川县第二高级中学将继续探索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特色之路,共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为深入贯彻东西部协作精神,落实中共中央组织部、教育部等八部委开展的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助力乡村教育振兴,推进“十四五”期间珠海对口遵义教育协作工作走深走实,珠海市第一中学精准对接、持续发力,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陆续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课堂打造、教师培训、教育资源共享、管理团队交流、教师送课助研等方面开展帮扶协作,促进结对帮扶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共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