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廿载携手共进 谱六校锦绣华章|热烈祝贺2023届“六校联盟”第五次研讨会顺利召开

    为了做好2023届高三高考备考工作,并扎实做好“六校联盟”各项工作,进一步做好六校教学研讨,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校际交流,2023年2月18日上午,“六校联盟”(珠海市第一中学、深圳实验学校、广州市第二中学、中山纪念中学、东莞中学、惠州市第一中学)在珠海市第一中学召开2023届第五次研讨会。珠海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张六安,珠海市第一中学副校长戴永东、杨金燕、孙凯,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校长邓旭,中山纪念中学副校长梁世锋,东莞中学副校长周剑光,广州市第二中学副校长陈健,惠州市第一中学副校长陈佳新,深圳实验学校高中部校长助理裴绍才,以及六所学校教务处主任、2023届年级主任、备课组长、尖尖班班主任等共同出席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相聚报告厅作集体研讨及经验分享;第二阶段进行分会场分学科研讨,深入讨论2023届高三高考备考工作。

 

第一阶段

    会议第一项,珠海市第一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张六安致欢迎词,他首先代表学校真诚地欢迎各联盟校领导、老师的到来,并回顾了“六校联盟”20年来因缘而聚、因情而暖、因合作而发展、因联盟而辉煌的发展历程。随后,对于“六校联盟”的发展,张六安校长分享了几点看法:

    一、搭建平台合作共赢,成立六校联盟是我们的正确选择。20年来,六校围绕“精准”“务实”“高效”持续用力,聚焦教育重点环节,坚持问题导向,建立了常态化的沟通互动机制,开展育人成果研究和亮点做法交流,并用好了“比较”这个科学方法,从比较中突破、从突破中奋进、从奋进中超越,目前发展成为省内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学习共同体、研究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

    二、提升效能引领改革,抢抓历史机遇是我们的必由之路。“六校”在历次的教育改革中都能够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主动回应时代呼唤,始终走在岭南教育改革的“前沿阵地”,正是因其紧抓机遇、敢于实干、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站在新一轮教育改革的风口,我们要围绕新课程、新教材、新课堂、新高考、新评价等关键要素,推动深度交流、高效联动,实现质的飞跃。

    三、不负重托砥砺前行,赓续名校薪火是我们的使命担当。每所学校的校训精神或办学理念都承载着学校的发展历史和文化底蕴,凸显了学校的育人情怀和价值追求。“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面对宏伟的目标、共同的期冀、艰巨的任务、复杂的形势,我们要持续团结奋斗,赓续名校薪火。

    最后,张六安校长表示,希望六校精诚协作,携手共迎新挑战,合力开创新未来,祝福2023届高考六校皆得所愿!

 

    会议第二项,广州市第二中学周勇主任作六校联盟第四次联考数据汇报,他通过详实的数据图表从各科均分、上线率、尖子生情况等方面进行六校四联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备考建议:要丰富思考视角,站在命题和备考的双重角度“守正与创新”,要加强研究新策略,要做好尖子生精分层、精对应、精提升。

 

    会议第三项,惠州市第一中学历史备课组刘灵琳老师作学科组备考经验分享,他提出,要以“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作为备考的指导思想,做到眼中有“纲”,以“课标”为指导,以新教材新高考省份为参考;脑中有“本”,以“教材”为依托,依托教材,灵活整合,强化必备知识;手中有“法”,以素养作为归宿。

 

    会议第四项,联盟对六校四联优秀试卷进行表彰,恭喜获奖教师,同时也感谢各学科教师的付出与心血。

 

第二阶段

    各校校领导、教务处主任在格致楼1号楼会议室围绕六校高三工作及“双新”建设经验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互相分享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措施。

    各校高三年级主任在尚德楼2号楼会议室讨论确定六校五联命题学科分工、命题完成时间等考试相关内容,并讨论年级管理问题。

    各校尖尖班班主任在尚德楼1号楼会议室作尖尖班培尖策略研讨。

    各校各学科备课组在尚德楼3号楼讨论并统一好“六校五联”的命题要求,以及互相交流分享二轮复习计划等。

 

    “六校联盟”自成立以来,各校在教学、教研、联考、试题命制、学科共建等方面都做了有效的积极探索,充分发挥并彰显了联盟在校际之间的重要平台作用。本次2023届“六校联盟”第五次研讨会内容丰富,讨论热烈,成果丰硕,让各校教师在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中不断凝聚共识、深化合作,进一步促进六校的办学质量,达到共同发展、共同提升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