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语文教育高端论坛暨革命文化教育与语文教学研讨会在珠海市第一中学隆重举行

众多领导嘉宾、专家学者陆续入场

我校学生志愿者服务队为嘉宾指引

    2023年5月13-14日,第三届中国语文教育高端论坛暨革命文化教育与语文教学研讨会在珠海市第一中学隆重举行。本届论坛由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语文专委会与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珠海市教育局合办。

    活动汇聚了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语文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小学校长李明新,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义务教育研究所所长何立新,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珠海校区党委书记韦蔚,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文学院教授康震等众多教育专家、知名革命文化研究领域专家以及各省市教研员、中小学一线教学名师。珠海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李翀,珠海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习恩民出席开幕式。

 

活动精彩环节

    第三届中国语文教育高端论坛暨革命文化教育与语文教学研讨会在我校梦想剧场举行,现场吸引了近千人参与,线上论坛观看累计达五万余人次。

    本届中国语文教育高端论坛暨革命文化教育与语文教学研讨会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宏观导向、中观策略和微观分析相结合,小初高不同学段全覆盖,直面在语文教育中加强革命文化教育的重点、难点,探讨如何理解与激发革命文化及革命精神,找到从语文课程视角切入革命文化教育的关键点,通过主旨报告、专家视点、听评课、学校实践案例分享、专家点评等形式,为一线语文教师答疑解惑、拓宽思路,全面提升语文教师的思维与实践水平。

 

开幕式

(以下嘉宾按出场顺序)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王立军主持开幕式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珠海校区党委书记韦蔚致辞

 

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语文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小学校长李明新致辞

 

珠海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李翀致辞

 

主旨报告

《在语文教学中继承和弘扬革命文化的思考》

主讲嘉宾介绍

    北京小学校长,正高级教师,特级校长,语文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语文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北京市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名校长领航工程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等兼职教授,北京市名师后备培养项目语文导师。

 

《风展红旗如画——毛泽东诗词的理想信念和史诗境界》

主讲嘉宾介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师大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教材委员会语文专委会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语文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文化素质教指委委员;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李白研究会、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常务理事;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科研工作。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出版各类著作、教材20余部,发表各类论文90余篇。多次荣获高等学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先后担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朗读者》等栏目文学顾问、鉴赏嘉宾。

 

小学案例研讨分享

 

(以下嘉宾按出场顺序)

分享嘉宾

 

评课嘉宾

 

专家视点

 

(以下嘉宾按出场顺序)

语文课程中的革命传统教育

 

深度培根、牢固铸魂、明辨方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的关联与融通

 

讲好珠海故事,传承红色精神,展示文化自信——珠海革命文化资源与语文教育的融合

 

初中案例研讨分享

 

(以下嘉宾按出场顺序)

分享嘉宾

评课嘉宾

 

高中案例研讨分享

 

(以下嘉宾按出场顺序)

分享嘉宾

 

评课嘉宾

 

闭幕式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周云磊致闭幕辞

 

珠海市第一中学案例展示

 

    5月14日下午,在“高中案例研讨分享”环节,我校党委书记、校长张六安作了题为《开展红色革命文化教育 培育担当有为时代青年》的学校案例实践分享。他主要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氛围、榜样人物等四个方面分享了学校在开展红色革命文化教育的举措和取得的育人成效。

 

 

    张六安校长强调,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进行革命文化教育,植入红色基因,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是增强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的必然要求,对于传承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学校秉承“用美的教育造就美的新人”办学理念,利用革命文化要素创美育人,培育担当有为的新时代青年。

 

课堂教学浸润革命文化教育

    学校通过精选革命文化经典作品并结合历史背景和时代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同时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体现革命文化内容的影视资料、音乐作品、美术作品等,让学生感受到革命文化的魅力和感人之处。

 

实践活动体验革命文化教育

    学校利用主题班会、升旗仪式、文体赛事、党课团校等形式多样的校园实践活动,以及组织学生深入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接受红色教育洗礼,对学生进行革命文化教育,拓新育人平台。

 

 

 

 

校园氛围升华革命文化教育

    学校充分利用和发掘校内外资源优势,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营造革命文化教育的浓厚氛围,包括但不限于利用校园网、电子班牌、滚动屏幕、校刊、宣传栏、党群服务中心等形式和场所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情操,传承革命理想和家国情怀。

 

 

 

 

榜样人物激励革命文化教育

    学校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融入育人过程,成为了一中学子的精神坐标。学校定期邀请专家学者莅临一中讲堂,如“歼轰7A”和“运-20”总设计师唐长红院士、小鹰500总设计师龚国政、参与我国首批箭载星载太空探测仪的设计研制和卫星轨道计算的潘厚任、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王亚萍等都曾莅临我校讲学,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励着同学们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

 

 

 

   

    最后,张六安校长强调,珠海一中将继续深入、扎实、创新地开展革命文化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勇担使命,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到实际行动中,培养更多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敢于担当的优秀时代青年,确保党的革命事业血脉永续。

 

 

    本届论坛聚焦探讨如何使革命传统走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是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四五”规划的战略要求,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等文件精神的具体实践。我校会继续把革命文化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创美育人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加强对革命文化的学习理解,并依托珠海丰富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让学生多维度、深层次、宽领域地去体验、感受革命文化,不断增强学生文化认同、文化自信,促进红色基因传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部分图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