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Z世代科学家精神巡讲活动”收官场|蛟龙号首位大洋深潜女科学家唐立梅与我校师生分享搭“蛟龙”探海,乘“雪龙”破冰的科考故事
2023年7月6日下午,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蛟龙号首位大洋深潜女科学家,同时兼具大洋深潜与南极科考经历的第一位女性科研工作者唐立梅博士“做客”一中梦想剧场,带来一场主题为《探索未知·向海图强》的精彩讲座,与我校师生分享搭“蛟龙”探海,乘“雪龙”破冰的科考故事。
孙中山文化基金会会长、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孙中山先生曾侄孙女孙雅丽,中科博爱(北京)心理医学研究院大湾区院长蔡尚挺,广东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副会长彭凯茵,中国心理学会本项目负责人史敏,中国社会工作学会学校与家庭社会工作专家委员会专家陆卫红,以及我校副校长杨金燕、孙凯等共同出席了本次讲座。讲座由我校党委书记、校长张六安主持。
张六安校长介绍活动背景
张六安校长介绍道,本次讲座是“面向Z世代科学家精神巡讲活动”在大湾区部分城市(中山、广州、珠海)巡讲的最后一场系列讲座,也是整个“面向Z世代科学家精神巡讲活动”的收官之作。他代表学校感谢中国科协和中国心理学会选择了珠海一中作为讲座的收官场,也感谢孙中山文化基金会的大力支持。张六安校长强调,“面向Z世代科学家精神巡讲”项目,依托中国科协百年学会资源,围绕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弘扬科学家精神,面向Z 世代,也就是受网络影响较深的青年科技工作者、高校学生和中小学生等,组织开展60场科学家精神巡讲系列活动,科普百年学会著名科学家的生平及科研,培养Z世代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延续科学家精神的火种。
主讲嘉宾介绍
唐立梅,地质学博士。蛟龙号首位大洋深潜女科学家,同时兼具大洋深潜与南极科考经历的第一位女性科研工作者。搭蛟龙探海,乘雪龙破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基金项目,在《GCA》等主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提名。先后获得2013年“海内外有影响力的《中国妇女》时代人物”、2014联合国妇女署与网易“年度女性榜样奖”,2015年“最美浙江人-最美科技人”,2018年浙江省三八红旗手,2019感动河北十大人物,2019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2019全国三八红旗手,2020典赞科普中国十大科学传播人物,金砖国家女性领导力论坛木兰奖、2022浙江骄傲年度十大人物、2022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入选“新中国百位女姓第一”展览。团中央“青年讲师团”成员,自然资源首席科学传播专家,杭州市博士后全球引才大使。
《探索未知·向海图强》讲座
唐立梅博士介绍道,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在茫茫的蔚蓝色的下面有绵延起伏的山脉,也有宽阔无垠的海盆,蕴藏着巨量的矿产资源和生物基因资源。中国大洋科考队在历经40年的大洋调查中,在国际海底获得了关于富钴结壳、多金属结核和多金属硫化物的矿区。中国是第五个掌握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从2002年立项研发第一代载人深潜器蛟龙号开始,已经成功研发了3代载人深潜器。唐立梅博士强调,中国载人深潜精神是“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蛟龙号和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的研发及应用都体现了这一精神。中国南极科学考察从1983年起也经过了40年的科考历程,“爱国、求实、创新、拼搏”的南极精神都体现在科考的征程中。绚丽的极光、荒凉的雪原,人迹罕至的南极大陆仍需要一代一代的科考队员持续探索。
唐立梅博士分享的新奇体验和有趣见闻让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同学们在讲座后积极地与唐博士互动,向她提问、咨询更多有关科考的知识。
张六安校长寄语一中学子
张六安校长感谢唐立梅博士带来的精彩讲座,并寄语同学们,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代代科学工作者立足祖国大地、根植中华文明、成就科学事业,用智慧、汗水和鲜血凝聚形成科学家精神这一丰碑。作为Z世代的青年学子,最该树立的榜样,就是科学家。科学家精神必将在一颗颗年轻的心里萌芽,星星之火,生机勃勃。“精神会传递,未来亦可期。”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进入新时代,踏上强国富民新征程,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新使命,需要广大青少年赓续老一代科学家宝贵精神财富,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努力学好本领,积极投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事业。
- 浏览 2240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