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珠海市第一中学举办第十三届科普日活动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战略擘画,突出价值引领,引导时代风尚,提升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我校同步2023年全国科普日举办“珠海市第一中学第十三届科普日”活动,活动于9月23日开始。本届科普日围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的主题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主要包括:世界、中国十大科技成就展,科普讲座《SPACE RACE 2.0》、《魅力的“天外来客”-陨石》,“玉兔号”登月车、“祝融号”火星车模型展,陨石实物展等。
世界、中国十大科技成就展
世界十大科技进展之一: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顺利入轨并首次传回照片
世界十大科技进展之一:科学家发现“四中子态”存在最明确证据
中国天眼FAST取得系列重要进展
中国空间站完成在轨建造并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
世界、中国十大科技成就展以图文的形式,向同学们展示包括“首个完整人类基因组序列公布”“人类首次成功改变小行星轨道”等世界科技最新进展和“中国天眼FAST取得系列重要进展”“中国空间站完成在轨建造并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等中国科技最新成就。
《SPACE RACE 2.0》
《SPACE RACE 2.0》讲座简介:如今,新一轮太空竞赛已拉开帷幕,各国顶尖科学家们正不遗余力地为各种课题钻研创新,空间与行星科学将在不久的将来深入地改变生活的方方面面。崔峻教授主要围绕从仰望星空到嫦娥探月、羲和问日、天问探火,从成功发射卫星到建设空间站,从实现登陆、取样返回到行星宜居性改造等内容进行介绍。讲座精彩呈现了中国深空探测的发展历程,和太空竞赛时代的世界局势及未来发展。同学们从中也看到了人类正一步一个脚印向着星辰大海扬帆远航,并意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的科技强国责任。
讲座嘉宾简介:崔峻,北京大学物理系学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硕士、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天文系博士、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物理系博士后。现为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空间与行星科学系主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行星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比较行星学卓越创新中心执委、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得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澳门科技发展基金顾问、国防科技大学特聘教授。主要从事行星科学方向的研究,多年来广泛参与国内外重大深空探测项目,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界获得广泛认可。迄今为止在国际一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200 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项目、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国防科工局民用航天预先研究重点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共计20余项,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30余人。
《魅力的“天外来客”-陨石》
《魅力的“天外来客”-陨石》讲座简介:陨石是来自宇宙的天体,它包含着丰富的知识,是世界范围内科学家研究的课题,也是人类探索太空奥秘的主要窗口。杜效东秘书长的讲座将陨石与物理学、数学、化学、生物学等课堂知识结合起来,介绍了行星中的岩石分布与陨石分类、陨石中稀有矿物简介及其认知、陨石提示的生命起源前物质产生、陨石中的氨基酸与地球生物同源性科学研究等精彩内容。不仅开拓了同学们的知识视野,而且激发了同学们探寻科学真知的浓厚兴趣和学习动力。
讲座嘉宾简介:杜效东,珠海市陨石科普协会秘书长。著有《陨石之美》一书,该书从科普和美学角度探讨陨石,特别是“陨石美”的文化推广有着深层次的探索。
“玉兔号”登月车、“祝融号”火星车模型展
陨石实物展
本届科普日活动期间,同学们认真聆听专家讲座,近距离观察“玉兔号”登月车、“祝融号”火星车模型,了解其结构和原理,还亲手触摸了陨石,体验陨石之美,争相与专家教授对话交流,受益匪浅。不仅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而且在同学们心中种下科学创新的种子,激励一中学子在追逐科学梦想的道路上勇于创新、勇往直前。
- 浏览 1939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