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拔尖创新人才 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珠海市第一中学入选北京大学“博雅人才共育基地”
近日,北京大学“博雅人才共育基地”(2024-2026)遴选结果公布,珠海市第一中学榜上有名。北京大学在回信中表示,将以“博雅人才共育基地”为平台,与珠海市第一中学开展人才共育实践,从高质量的学科能力培养和全面的综合素质培养两方面,共同培育拔尖创新人才。
为进一步完善加强大学和中学的双向交流机制,促进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有机衔接,共同致力于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北京大学于2021年启动了“博雅人才共育基地建设”,以基础学科为立足点,凭借雄厚的学科实力携手各地中学,在学科共建、课程共享、人才共育等层面,实现高中与大学两阶段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持续加强拔尖创新人才,特别是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发展领域提供优秀的后备军。活动自启动以来,吸引了国内无数优秀中学报名申请,由北京大学组织专家对申请中学的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师资力量、学科水平等方面,通过材料审核、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综合评审。
2023年11月,北京大学启动新一批“博雅人才共育基地”遴选工作,我校通过多轮综合评审,成功入选北京大学“博雅人才共育基地(中文)”,携手北大,共育英才。这不仅体现了世界一流高校对我校办学成果的高度认可,而且也将推动我校高质量人才培养。
春风化桃李,匠心深耕;玉树出庭阶,丹心育人。本次入选的是我校语文学科——珠海一中语文科组现共有教师39人,其中硕士学历23人,本科学历16人;高级教师18人,中级教师20人,初级教师1人。这是一个满怀仁爱之心、业务能力过硬的优秀团队。他们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融入灵魂,将“乐学、求真、从善、创美”做到极致,深耕于语文沃土,春风化雨,丹心育人。
一、深植语文沃土,展示示范价值。
多年来,科组老师开设了多场专题讲座,凝聚课堂教学,建构学习体系,在与教育同仁经验共享中实现自我提升,展示示范价值;科组老师积极参加“一师一优课”活动,多节语文课成功入围,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积极参与“南方传媒杯”粤港澳大湾区高考作文“下水作文”大赛,以写促教,效果斐然;多年来倾科组之力,支持年轻老师参加语文教学类大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二、扎根一线教学,深耕教研之野。
科组老师扎根一线教学,兢兢业业,并将教学心得升华为论文、课题,硕果累累。自2020年以来,共有6位语文老师在省级刊物上累计发表论文达15篇,自2016年以来7位语文老师开展省市级课题共计9项。
三、筑牢校本课程阵地,深挖语文课程资源。
近三年来,语文科组开发了多门校本课程,深受学生喜爱。语文科组17位老师集体开设了“珠海一中人文大讲堂”(后更名为“语文万象 百态语文”),林喆老师一人撑起了《乡土中国》,张仪老师一人挑战“趣味作文”,徐大伟、艾新文二人合力带领学生“经典古诗文探秘”。赵凤莲、李媛媛、田志云三位老师开设了大学先修课程《文学写作》。科组长集科组之力开设了“趣味语文”、“影视化文学作品赏析”、“中外经典作品赏析”。
四、学生活动精彩纷呈,硕果累累。
语文科组牵头参与了最近两期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之“诵读中国”经典诵读比赛,均获得市一等奖的佳绩;2023年,语文科组成立项目式学习小组,张俊宇、潘莉、肖婵丹、田志云、任薇5位老师带领高一13班展开了“厚植本土情 文韵香山湖”项目式学习活动,获得一致好评。
培育拔尖创新人才 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
从香山湖畔到未名湖畔,我校近5年有22位学生输送至北京大学,在湖光塔影里书写着属于一中学子的青春华章。我校将以此次成功入选为契机,充分借助“博雅人才共育基地”这一合作平台,不断担当育人使命,与北京大学积极协作,重视学生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共同培育拔尖创新人才,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
- 浏览 3368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