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劳动教育,赋能未来发展——传统与现代融合,探索中草药种植的艺术
“中草药进校园”是珠海一中开设的一门有趣的校本课程,旨在将中医药文化、健康知识和劳作技能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中,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医药文化,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养生之道篇:平衡身心,和谐自然
“中草药进校园”校本课程特意安排了中医药知识讲座,讲座现场同学们踊跃参与,积极回答问题,各自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
“今天的中医讲座太赞了,与西医偏重治疗不同,中医更注重调理身体、预防疾病,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中医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知让我感触最深,草木石金、阴阳五行都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很形象,也很吸引人。”
“中医倡导个体化治疗、因人施治,让我意识到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健康需求都是独一无二的。”
“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蕴藏丰富的哲学思想和实践智慧,我深刻感受到了其中的博大精深。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学习了解中医药文化,把这门国粹传承好、发扬好。”
探索中草药的神奇力量篇:中草药抑菌探究实验
学生通过查询资料和老师的指导进行《中草药抑菌探究实验》,他们的灵感来自于高中生物教材的《生物技术与工程》第9页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和《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同学们借鉴教材的实验方法和设计思路,巧妙地利用市场上已有的中草药提取液,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来验证中草药的抑菌效果。
这次实验以中草药对大肠杆菌的选择作用为研究对象,是一次既有趣又有意义的探索。同学们选取了几种常见的中草药,如黄芪和板蓝根等提取液来进行抑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分成小组学习了如何配制LB培养基、如何培养大肠杆菌以及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实验减少杂菌的污染,还学会了使用纸片扩散法进行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操作。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进行了更为完善的实验过程记录、数据分析、实验反思以及实验结果分享小组会。
通过本次实验活动,同学们不仅锻炼了团队沟通和协作能力,还提高了实验探究技能和科学素养,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对中草药抗菌作用的理解。
创新劳动教育,赋能未来发展篇:传统与现代融合,探索中草药种植的艺术
在传统与现代的奇妙交融中,一场关于中草药种植的艺术探索正在悄然展开。
这既是对“中草药的抑菌功效”实验结果的进一步延伸,更是同学们将实验成果应用于实际的意义所在。同学们针对黄芪和板蓝根等中草药的生长环境和栽培要求展开探索:从选定适宜的栽种季节,到确保土壤、水分、光照等环境条件的合理调控;从土壤处理、种植管理,到病虫害防治,他们全程亲力亲为,体验着从理论学习走向实际操作的过程。
翻土、播种、浇水、除草……同学们每一步都亲手完成,身临其境地感受着传统中草药种植的魅力,亲眼见证着劳动的价值和力量。
在传统的中草药栽培过程中,常常遇到季节限制、土地有限和生长周期长等问题,这些困扰着提高产量的步伐。而现代生物技术的出现为社会解决中草药栽培等难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植物组织培养是一种与传统种植完全不同的培育方式,它是高中生物教材中选择性必修3《生物技术与工程》第34页所介绍植物细胞工程的核心技术。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进行取样、培养基配制和组织离体培养等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了传统种植技术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随后,同学们分小组来对比这两种培养技术,总结其优点和局限性,并学会根据具体需求和目标来选择最适合的方法。
这个过程不仅能够加深同学们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理解,也能够让同学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这不仅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一次未来发展的赋能之旅。在创新劳动教育的引领下,同学们的能力得到了全面锻炼,他们自信地迈向未来,成就自己,造福社会。
劳动成果与创意成品篇:丰收与制作分享
在丰收与制作分享会上,同学们分享了产品的灵感来源和制作过程,并展示了一系列劳动成果与相关创意产品,如:艾草泡脚包、抑菌香皂、薄荷金银花凉茶、艾糍、香包、钥匙扣等。草本草药社同学还在校运会上展示了自己的文创商品,瞬间赢得了同学们的喜爱。通过这些成果,不仅能够看到同学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还能够增进对中草药的理解和认识。
这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医药文化,也增强了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希望有更多的同学继续加入到中医药学习与传播的队伍中,将优秀的中草药文化发扬光大。
创新劳动教育 赋能未来发展
校本课程团队相关老师表示:“中医药不仅是一味药,更是一种知识、一种文化。希望通过这门别开生面的校本课程,推动中医药文化进一步在校园中扎根、萌芽,促进学生对健康的关注,真正将中医药文化渗透到学校健康教育当中,助力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让学生们更加充满文化自信。”
- 浏览 2285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