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驱动赋能成长,“双高”贯通创美育人——深圳理工大学-珠海市第一中学(共建)数字电路科创实验室启用仪式

 

    9月20日上午,深圳理工大学-珠海市第一中学(共建)数字电路科创实验室启用仪式在敦行楼举行。珠海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习恩民,深圳理工大学算力微电子学院院长唐志敏,我校党委书记张六安、副校长薛冰以及教务处、科学教育中心相关负责人共同出席了启用仪式。

 

张六安书记讲话

 

    仪式第一项,我校党委书记张六安代表全校师生,向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对我校科技教育工作的指导帮助、大力支持以及深圳理工大学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教学实验设备表示衷心的感谢。他强调,算力是未来的“石油”,希望同学们怀揣科技报国的豪情壮志,在数字电路科创实验室潜心学习、认真研究,学习数字电路原理和设计方法,了解高性能算力芯片技术的研究与发展,进而激发对数字电路(芯片)研究的好奇心与探知欲,为未来破解“卡脖子”难题、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我们一中的力量。

 

数字电路科创实验室启用

 

    仪式第二项,在全场师生的见证下,习恩民局长、唐志敏院长与张六安书记共同为数字电路科创实验室揭牌。这是深圳理工大学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布局的首个数字电路实验室,也是我校首个与高校共建的高端实验室,体现出双方对高中阶段优秀人才的重视。

 

唐志敏院长讲话

 

    仪式第三项,深圳理工大学算力微电子学院院长唐志敏讲话。他介绍道,深圳理工大学是一所新型研究型大学,着重开展基础性前沿科学技术研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这一定位与珠海市第一中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发展理念不谋而合,为两校共建数字电路科创实验室、共育英才奠定了良好的合作基础。唐志敏院长表示,我国计算机技术、工业在近三十年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但在计算机应用的芯片技术上,仍与国际先进水平有所差距。因此,我们要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搞芯片要从娃娃抓起”。深圳理工大学会与珠海市第一中学携手并进、共同努力,为对数字电路感兴趣的同学们开设相关课程,提供实践平台,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我国算力芯片培养更多的后备人才,打破芯片产业技术封锁困局。

 

习恩民局长致辞

 

    仪式第四项,珠海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习恩民致辞。他对深圳理工大学-珠海市第一中学(共建)数字电路科创实验室的启用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对深圳理工大学提供的支持致以诚挚的感谢。习恩民局长表示,两校共建数字电路科创实验室,是构建珠海市“大中学一体化”开源生态人才体系的重要开端,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集中攻克“卡脖子”工程难题的重要任务。他指出,当今人工智能复杂模型、复杂场景的计算需求,进一步催生了面向人工智能的算力需求。珠海未来要打造的“天空之城”“云上智城”,算力是基础、也是关键。人工智能和算力网络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希望同学们把握在数字电路科创实验室的学习机会,提前了解到数字电路相关知识,初步掌握其中工作原理,为未来从事相关研究打下知识基础,助力珠海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国家振兴、民族富强贡献我们的力量。

 

观摩课程教学和实操

 

    仪式第五项,嘉宾观摩师生课程教学和实操。本节课由唐志敏院长指导、张晓盼老师主讲,课程主要全面介绍了集成电路领域的相关知识,涵盖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训练。通过深入浅出的理论讲解,同学们学习了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及设计制造流程,了解其在现代电子设备中的核心作用。在课上,同学们还进行了动手实践,通过实验操作,同学们首次在FPGA开发板上实现了简单的集成电路设计。

 

科技驱动赋能成长 “双高”贯通创美育人

 

    科技驱动赋能成长,“双高”贯通创美育人。深圳理工大学-珠海市第一中学(共建)数字电路科创实验室的启用,正式揭开了我校“创美育人科创计划”的新篇章,标志着我校在科学教育领域迈出了新的一步,同时为我校深化“双高”贯通培养模式,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新平台、新动力。期望通过共建数字电路科创实验室,能够孵化一批对数字电路(芯片)设计充满热情、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年轻人才,增强我国在高性能数字电路方面的人才储备。珠海市第一中学会以实际行动积极贯彻落实中共珠海市第九届八次会议精神,为珠海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增长极、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努力建设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样板输送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