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物理奥秘,点燃科学梦想|珠海市第一中学首届物理学科节成功举办

 

    在九月全国科普月的浓厚氛围中,珠海市第一中学以“实践育人”新课标理念为指引,于2025年9月9日举办集团首届物理学科节。本次活动以“探索物理奥秘,点燃科学梦想”为主题,通过专家引领、互动体验、成果展示等多元形式,构建起连接课堂理论与前沿科技的桥梁。学校党委书记张六安指出:“物理学科节不仅是知识的展示平台,更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副校长薛冰、罗志勇,教务处主任刘俊纯,高二年级主任黄术根,高二年级教学主任陈绍金,总务处副主任张晓盼全程参与,与科学教育中心教师、陈宏林名师工作室成员及物理教研组全体教师共同打造了这场科技盛宴。本次物理学科节也是珠海市“香山筑基计划”普通高中学科创新基地规划的重要活动,珠海市教育研究院高中物理教研员熊志权老师莅临指导。

 

(一)专家讲座:顶尖学者引领科学视野

 

    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林旭东教授携其团队带来《天琴计划中的地月激光测距研究进展》主题讲座。本次讲座旨在拉近学术大师与中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校本部及集团成员校的高二年级学生和物理教师参加学习了本次报告。全场同学聚精会神地聆听,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与思考,在互动交流中,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林教授表示,科学领域还有许多未解之谜等待着年轻一代去发现和探索,希望同学们能为科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现场活动:沉浸式体验物理魅力

    科技前沿展示区:触摸未来的科学长廊

 

 

    物理组教师团队设计了科技前沿展板,吸引了老师和同学们驻足观看。前沿科技展示区让学生意识到“科学永无止境”,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创新勇气,帮助学生发现兴趣方向。

 

    趣味问答:知识竞赛点燃思维火花

 

    由物理组教师团队设计的“趣味问答”,题目涵盖基础概念与生活应用。范围涵盖力学、热学、光学、电学以及声学等内容。“为什么人走路时,脚向后蹬地身体却向前运动?”“为什么锤头松了,把锤柄在硬地上撞几下就能套紧?”“为什么温度计玻璃泡要做得大而内径细?”“为什么夏天自行车轮胎容易爆胎?”“为什么汽车后视镜用凸面镜而非平面镜?”“为什么水中的筷子看起来是弯折的?”“为什么冬天脱毛衣时会看到火花并听到噼啪声?”趣味问答让学生学会问为什么,再用科学逻辑找答案,增强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让学生发现“物理不是公式,而是解释世界的语言”。当物理从课本走向生活,当公式变成解释日常的“魔法咒语”,学习便有了别样的趣味。正如一位学生说:“原来科学不是遥不可及的实验室,而是藏在我们每天的走路、吃饭、穿衣里——只要带着好奇心,每个人都能成为‘生活中的物理学家’。”

 

    科学互动展区:学生创新成果秀场

 

    机器人循迹与抓取系统是科学教育中心邹青松老师指导的项目成果。循迹机器人是一种能自动跟随预设路径行驶的智能小车,其核心系统包括车体结构、控制模块、驱动模块和传感模块。常见结构多为两轮差速驱动搭配万向轮,以实现灵活转向。传感器是机器人的“眼睛”,常用类型有红外对管、灰度传感器、摄像头等。其中,采用灰度传感器制作的循迹机器人最为经典和经济。灰度传感器通过检测地面反射光的强度来识别黑白路线,其原理是不同颜色对光的反射率不同。主控芯片(如Arduino或STM32)实时读取多个灰度传感器传回的模拟值,通过判断哪一侧传感器检测到黑线,来动态控制左右电机的转速差,形成“纠偏”动作,从而实现精准的循线运动。

 

 

    高二(5)班谭惠天同学展示了3D打印的飞机发动机,自己建模打印,装上电子配件,让发动机动起来。高三(22)班胡志恒同学展示了他的作品:简易式运动合成实验探究装置。利用光致变色油布设计的新型可调速运动合成实验装置,用于简单演示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多个运动学实验。学生可以自主调节速度做出复杂的曲线运动(如先加速后减速)辅助学生自主理解曲线运动的过程以及规律,操作简单,是辅助探究学习的好工具。科学教育中心的王志勇老师做科学互动展区的技术支持。

 

    趣味物理小实验:玩转现象背后的规律

 

    物理组老师们精心设计了好玩的趣味物理小实验。玩转陀螺、惯性挑战、迷你抽水机、手工发电机等实验,让平日里藏在课本里的定理公式,瞬间变成了能摸、能玩、能“哇”出声的奇妙体验。“快看!我的陀螺立在细线上转了三分钟都没倒!”为了搞懂抽水机原理,拉着老师追问“大气压强怎么帮水‘爬’上来”。在发电机展台,用铜线圈、磁铁和小灯泡组成的简易装置,让摇动手柄的同学直呼“胳膊酸”——但当看到小灯泡真的亮起微光,所有人都忍不住凑上前观察:“原来电是这样‘摇’出来的!”

 

    竞赛题目专区:挑战思维极限的学术擂台

 

    竞赛团队老师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还设置了挑战题,体验突破自我的成就感。这种“敢想敢试”的勇气,是未来科学家最需要的品质。

 

探索物理奥秘 点燃科学梦想

 

    本届物理学科节通过学术性探究、前沿科技展示、互动实验等多元形式,让学生感受物理魅力,提升科学素养。此次活动不仅落实了新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更在学生心中播下了探索未知、崇尚科学的种子,营造校园科技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