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共研教学创新|“香山筑基计划”物理基地活动为高中物理教学注入新动能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近日,珠海市“香山筑基计划”普通高中学科创新基地(物理)系列活动在珠海市第一中学圆满举行。本次活动以“夯实学科根基、深化教学创新”为主题,汇聚全市百余位物理教师,通过名师示范课、专家专题讲座、工作研讨三大环节,共同探索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新路径。活动特邀珠海市教育研究院物理教研员熊志权老师现场点评,干货满满,反响热烈!
一、名师示范课:陈宏林名师带你“触摸”万有引力,让天体运动不再抽象


“如果地球突然停止自转,我们会被甩出去吗?”课堂伊始,珠海市第一中学陈宏林老师以一个充满悬念的问题,点燃了学生对《万有引力与航天》的探究热情。作为珠海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陈老师深耕高中物理教学15年,此次示范课以“情境创设-模型建构-问题解决”为主线,展现了“抽象概念具象化”的教学智慧。陈宏林老师课堂思路清晰,成熟稳重,设计合理,抓住学生特点,找出了学生在万有引力中的易错观点,分项展开,逐步推进,解除了学生思维误区,并拓展深化,加之模拟动画演示,将易错点各个击破,解除了学生的思维疑云,展现了一堂独特高效的高三一轮复习课。“陈老师的课堂没有枯燥的公式背诵,而是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提出问题-设计方案-验证猜想’,真正实现了‘做中学、思中学’。”现场观摩教师如是评价。
二、专家讲座:从“育分”到“育人”,多维度评价撬动教学变革

中山市教育局教研室物理教研员曾奇老师以《从育分到育人——多维度评价引领下的高中物理教学》为题,深度剖析了新课标背景下评价体系的转型路径。他指出:“传统评价重结果、轻过程,而核心素养导向的评价应关注‘知识掌握、能力提升、价值塑造’三个维度。”
曾老师结合具体案例,提出“过程性评价+增值性评价+特色化评价”的三维模型:过程性评价:通过实验报告、课堂小组互评、错题反思日志等,记录学生的探究过程;增值性评价:对比学生开学与期中的实验操作视频,量化分析其动手能力的提升幅度;特色化评价:设立“物理创新奖”“问题解决之星”等,鼓励学生在跨学科项目(如“桥梁承重设计”“家庭电路安全检测”)中展现个性潜能。
三、工作研讨:以基地为纽带,打造“共建共享”的物理教研共同体

珠海市第一中学邹育婉老师作为“香山筑基计划”物理基地联系人,围绕《学科创新基地工作研讨》主题,系统介绍了基地的建设规划与预期成果。她提出,基地将以资源共享平台和教师成长平台为支撑,推动全市物理教学协同发展,开展“名师工作坊”、“青年教师赛课”、“跨校教研结对”等活动,促进经验传承与创新。举办“物理科技节”和“航天模型设计大赛”,联合高校实验室开放研学,拓宽学生视野。现场教师就“如何平衡基地建设与日常教学”“跨校资源整合的难点”等问题展开热烈研讨,最终形成《2025-2026学年基地工作实施方案》。
珠海市教育研究院物理教研员熊志权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点评。他建议,教育的“筑基”,要从源头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揭示知识的本质与联系。物理课堂教学既有“科学的严谨”,又有“教育的温度”。
本次“香山筑基计划”物理基地活动,既是一次教学智慧的碰撞,更是一场育人理念的升华。未来,基地将持续发挥辐射引领作用,为珠海高中物理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创新动能,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物理学习中“遇见科学之美、汲取成长之力”!
- 浏览 16 次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0215号